来源:诗画浦江app
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
(资料图片)
春暖花开时,野菜采收季。每到阳春三月,就有许多市民约上亲朋好友去郊外山野采挖野菜,既享受了春光,又收获了美味。
老话说:“春天野菜金不换”,春天的野菜不仅鲜嫩,而且营养丰富,滋味独特,口感胜于有些菜市场、超市里的大棚蔬菜。记者走访我县农批市场的自产自销摊位发现,香椿、马龙头、荠菜、马兰头、鱼腥草等野菜占据了不少蔬菜摊位。
来自杭坪镇石宅村的胡大叔正在自己的摊位上整理香椿,他表示,香椿营养丰富,含钙、磷、钾、钠等成分,具有健脾开胃、利尿解毒、保健美容等功效。香椿虽然还没有到旺季,但是可以卖个好价格,每斤可以卖到60元每斤。
在荠菜摊位上的于阿姨称,现在大家都知道荠菜营业丰富还有消炎解毒降血压等功效。荠菜的吃法很多,可凉拌、炒肉、做汤、煮粥、笼蒸,做馅包水饺,也可做荠菜鱼卷、荠菜冬笋等。无论哪种吃法,都有荠菜独特的清香。因此找的人比较多,她出去找荠菜比较难,有时找了一整天只能找到两三斤。
野菜马兰头尽管有点苦味,但因为它有清热利湿、解毒消肿,还有凉血、止血等保健和治疗作用,还是受市民的青睐。家住浦南街道浦南村的盛阿姨表示,她连日来每天可以找到十余斤马兰头,市场价大概是10元每斤,一天可以赚百来元。
春天野菜属于大自然的馈赠,只需要花点时间去挖,去摘,不需要花钱,对于很多有闲情逸致的朋友而言,简直就是一种生活的乐趣,春天挖野菜这种活动,深受大家的喜爱。
然而,近几年,每年野菜和野生蘑菇上市季节,误食野菜、野果、野蘑菇等野生植物造成中毒的事件时有报道。有些野菜是无公害的,而有些野菜则是有毒的。
那么,市民应该如何避免误食有毒野菜?专家表示,土生土长天然的野菜并不是那么安全。一方面,野菜种类繁多、形态特征复杂,许多有毒植物的外表与可食用野菜非常相近,非专业人士很难区分其是否有毒。
自然生长的野菜为了适应野外的恶劣环境,在长期的生长繁衍过程中,会产生某些毒性物质,以抵御外来侵害。此外,有些野菜对某些毒素具有很强的富集能力。春季是虫卵复生的季节,如果野菜洗涤不彻底,生吃野菜很容易造成腹泻。因此,新摘来的野菜一定要仔细清洗,最好先用开水焯一下再食用。
虽然适当吃一点野菜对身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,但野菜并不适合所有人食用。医生建议,有肠胃疾病或血液黏稠度较高的病人不宜多吃野菜,吃了反而对身体不利;野菜的食物纤维比较高,婴幼儿消化能力弱,也不能多吃;有过敏体质的人在吃野菜时更要慎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