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 首页>> 动态 >> 正文

远山的回响|创业失败返乡疗“伤” 她的乡间日常感动千万粉丝

来源: 央广网

村庄中,汗水滴下种子发芽

远山里,忘我耕耘,希望在茁壮

央广网特别推出系列报道《远山的回响》第二季

记录乡村振兴的新农人故事

谱写新时代的山乡巨变!

showPlayer({id:"/pvservice/xml/2021/12/23/33cc4528-86f1-4f3c-990d-369c07f4ff24.xml",width:640,height:360,skin:2});

名为“乡愁”的抖音号,如今拥有1900多万粉丝,发布的两百多条短视频里,主人公沈丹大都安静干着手中的活,或在锅台灶前熟练地张罗饭菜,或在乡间小路上悠闲地骑车、遛狗,有时在田间地头务农,有时在开阔的后院晾晒农产品,没有过多的语言修饰,武夷山的一切构成她背景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

视频大多能获得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点赞。观看的网友不仅沉浸在返璞归真的乡土人情中,也被沈丹的生活热情所打动。有人说,“乡愁”的作品之所以动人心弦,是因为在当代的喧嚣中开辟了一方净土。

很多网友问沈丹,为什么不借助粉丝数量去做直播,打赏的金额会很可观。沈丹说:“如果只抱着‘吸粉’的态度去更新账号,期望越高失望就容易越大。生活和事业都需要一份平常心,一时得失不重要,看开之后也许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。”

沈丹想的是要把地方宣传、文化推广融入生活,用朴素的话语让大家了解武夷山、了解福建。在她看来,家乡风物,饱含每个人的乡愁。如何让乡愁不再愁,让乡民不再愁?只有讲好中国故事,以文化为笔墨绘就美好画卷,才能让特色农产品不囿于“网红”称号,具有历史沉淀和价值,才能真正有效帮助村民增收。

showPlayer({id:"/pvservice/xml/2021/12/23/457df7eb-c660-4667-87f9-721077e977b1.xml",width:640,height:360,skin:2});

远山的回响

沈丹(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)

创业失败 返乡疗“伤”

沈丹原名沈枝丹,是福建省武夷山市洋庄乡坑口村人,23岁时与爱人分手,坚定选择生下女儿,独自生活。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,沈丹先后尝试做过锯板厂的小工、酒楼里的服务生,后来又在家人东拼西凑、亲戚朋友借款、农村小额贷款的基础上,与朋友合作创业,办起了瓷砖加工厂。谁知投资设备后,朋友并未追加后续款项,彼时的沈丹没有退路,只能硬着头皮冲上前。

吃苦耐劳、能跑业务,短短一两年的时间,厂子便在沈丹的带领下步入正轨,处于盈利状态,她乘胜追击开了第二家分厂。就在沈丹觉得生活逐渐拨开云雾的时候,“三角债”的困扰随之而来,房租开销、工人工资、货物款项压得她喘不上气。“当时有个朋友,很好的朋友,说资金周转不过来,我答应做担保,结果最后朋友跑路了,我只能卖掉厂子。”在20多万人口的小城,建材加工行业竞争尤为激烈,硬撑困难,弃之可惜。

已欠下巨额债务的加工厂,让而立之年的沈丹体会到一夜之间从头再来的苦。她问自己:最早从农村出去是为了什么?“厂、房、车都买了,后来又都没了,兜兜转转的几年,做违心的事、说违心的话、接触不愿接触的人,反倒把快乐弄丢了。”

沈丹终于明白,人,要为自己活一次,要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去过日子,于是她踏上了回家的路。她对故乡有情怀,渴望回归本来的生活,但再次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,心头依旧百味杂陈,每每把自己关在家里,一待就是一天。“村里的村民会认为混得好的人都在城里,混得不好才回农村。”怎么不出去工作?为什么带着个孩子?闲言碎语数之不尽,一度让沈丹非常难受。她不断寻找精神支点、情感寄托,害怕负能量影响身边的人,不得不把认识的人都拉进社交“黑名单”,悄悄在抖音上宣泄无处释放的情绪。

“火”了纯属意外

“乡愁沈丹”大名远播,沈丹成了远近闻名的优秀青年代表,但她总说,自己“火”了纯属意外。

2018年1月22日,创业失败回乡的途中,沈丹在出租车上发布了第一条抖音视频,《回忆总想哭》一遍遍循环播放,经历似在她眼前缓缓铺开。“从小家里条件差,照片少之又少,最珍贵的就是小学毕业照了。但我喜欢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,第一个作品纯粹是出于这个习惯,配上一首符合心情的歌,标题和文案都没有。”

后来,沈丹开始记录女儿的成长、家人的欢聚和自己的辛勤劳作,账号慢慢有了起色,粉丝数量也有了明显增长。她说:“能引起共鸣,有人喜欢和认可自己,这大概就是我坚持发抖音的动力吧。”

远山的回响

沈丹和女儿(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)

光阴荏苒,女儿到了上学的年纪,沈丹的视频“素材”越来越少,只能将目光聚焦到自己身上,试图挖掘新鲜事儿。村民去山上干活,沈丹请他们帮忙拍照录像,但他们普遍表示不理解,即便有人答应了,拍摄出的画面也不完整。后来沈丹干脆自己买了三脚架,给大家展示原汁原味的乡间生活。

2020年11月,沈丹的小团队正式建立,由当地几名“95后”学生组成,包含客服、摄影、运营等工作人员。曾有不少机构闻风而动,试图用千百万的收益说服沈丹,用体系化运营的模式变现。对于常人来说很难不对这个数字动心,但“厚德载物”的初心告诉沈丹,商业化团队不可能体会她对家乡的深厚情感,也不可能体会她对积极打拼的深刻理解,只会以卖货为目的,一味迎合粉丝喜好。“其实在农村待久了,整体的物质欲望会降低,钱的多少真的没那么重要。我更想要追求一份事业。”

走上“二次创业”之路 带动大家致富

背靠生养自己的土地,沈丹制作的视频获得网友喜爱。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,她毅然决然走上“二次创业”之路——借助短视频平台,帮村民售卖农副产品,带动大家致富。

“农村人民太不容易了,挣钱非常难,只要是我力所能及的事情,我都义无反顾。”沈丹深知,若自己的事业成为庞大产业链中的一环,固定厂家供货,自己负责卖货,轻轻松松就能“躺赢”,可她却偏偏走了条险路:自己打造产业链。“我不想为了某企业做事,我要做我自己的事业。”

远山的回响

沈丹和村民(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)

着眼村里现有的东西,熏鹅、笋干、莲子、葛根粉……都只能挨家挨户回收,无法保证品控,无法做到量产,也没有食品生产许可和经营许可证。沈丹转念一想,茶叶可以。于是,她与农村合作社对接,在村里建起厂房,推广家乡好物。

“农民需要靠这些收入生存,而我不知道能卖多少,生产和包装又都是不菲的费用,确实是摸着石头过河。”虽然沈丹始终秉持着“做一杯有温度的茶、老百姓的口粮茶”的理念,但做规模化的企业并没有想象中简单,她不敢轻易承诺。“粉丝就像朋友,村民就像家人,他们对我期望很高,这种期望既是压力也是动力,容不得失误。”

孩子无疑是支撑沈丹前进的动力源泉,而她做到了,给自己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更有奔头、更充满希望的生活。女儿说,“妈妈是超人”。沈丹的确把自己活成了一座“山”,她似乎无所不能,就连操作会令很多女性望而却步的大卡车和铲车都不在话下。她把自己当作最值得信任的对象,并常常自勉:“没有我不行的,别人能做的我可以,别人能吃的苦我也可以。”

知足常乐 “即便失败也问心无愧”

沈丹的视频在国内外热传,事业也越做越红火,成了名副其实的“网红”。有的粉丝怕她辛苦,邮寄砍柴机、手套等物品,还提醒她要多喝牛奶补充营养。还有不少粉丝慕名而来,期待和她一起感悟生活、找寻幸福。面对不远万里来到自己身边的粉丝,沈丹的感恩之情溢于言表,她一直觉得是粉丝们成就了她。“有时候挺惭愧的,也有点心虚,更觉得要把事情做真、做实,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粉丝。”

但偶尔,沈丹也会感到苦恼,她直言:“人们风尘仆仆地赶来见我,我不能不管不顾,安排吃住等等都是应该做的,可生活总还是会受到一些影响。说实话,这就是光环对应的‘代价’,我只希望知足常乐,过好自己的生活,也希望大家过好自己的生活。”

远山的回响

沈丹(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)

网上把她和李子柒对比的声音也越来越多。面对突如其来的比较,沈丹说:“我很理解,也很明白,自己就是普通人。李子柒的生活是我所向往的生活,但她是她,我是我,农村里的每位劳动者都特别不容易。我的账号做出了一点点成绩,得益于真实的情感输出,但未来还是存在不确定性,所以我就以记录生活的方式顺便做一份事业,养家糊口,即便有天失败了也问心无愧。”

如今,沈丹不忘“丹”心,成立了“丹心可鉴”茶叶品牌,让大家一起见证她的事业。她说:“走的再远,我都会记住来时的方向,我愿意作为年轻人返乡创业的代表,为家乡腾飞助力,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助力,为乡村振兴助力。”

总监制:张军 于锋

监制:王薇 赵净

记者:张可月

策划:关宇玲 孙瑞婷

设计:张慧玲

相关新闻
邓州法院召开2022年度理论研讨会

为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学术交流和研究氛围,有序推进学术调研工作,以扎实有效的调研工作推动审判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,12月26日下午,邓州法院召

360借条网贷逾期2年多久上征信系统

网贷逾期一般会上征信,有些借贷机构在用户逾期后一天后就会上报给征信机构,而有些借贷机构则是会在几天后上报给征信机构,因为有些借贷机构可